三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三七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冷战期间苏联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最后结果如何

发布时间:2021-02-26 10:18:54 阅读: 来源:三七厂家

冷战期间苏联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最后结果如何

对于赫鲁晓夫来说,1956年真是个多事之秋。波苏会谈刚结束,匈牙利国内的政治局势又日益紧张起来。

匈牙利是在苏联红军的援助下获得解放的。以拉科西·马加什为首的匈牙利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本国国情,按照苏联的模式处理国内事务,并把苏联对匈牙利的意见当做至高无上的指示。在经济上,他让人民“为了将来”而“勒紧裤带”,过度发展重工业,导致人民生活急需的日用与轻工业品奇缺。政治上,拉科西借清洗“铁托分子”运动,迫害党内与他不属于一派的领导人。在这股潮流中,匈牙利国内反法西斯抵抗运动领袖拉伊克·拉斯洛和卡达尔·亚诺什等以叛国罪被处以绞刑。此后,大批党员、干部遭到清洗、逮捕和监禁。在党外,大批的作家、记者和民主党派领导人或被处死或被判重刑。至1953年春,匈全国被关押的人数达到15万。

拉科西还不顾本国民情,把苏军解放全国的日子定为匈牙利国庆日;把国旗改得类似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旗;军服变成苏式的;甚至学校中的记分制也要与苏联一致。这些做法严重伤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民族感情。

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事件后,苏联感到匈牙利国内也存在着反拉科西和反苏的情绪,为减缓匈国内的反政府与反苏情绪,防患于未然,赫鲁晓夫于6月下旬将拉科西等匈党和政府领导人叫到莫斯科,对拉科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他把匈经济搞得一团糟,在党内搞个人崇拜,专断盛行。要求拉科西放弃总理职务,由纳吉·伊姆雷接替,拉科西继续担任党的第一书记。

纳吉曾于1949年因批评集体化搞得过快过头而遭到迫害。匈党领导人回国后,召开了中央全会,恢复了纳吉的名誉,选举纳吉为总理,格罗为副总理兼内务部长。

纳吉担任总理后,提出旨在放慢重工业发展,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散了部分农业合作社,使小私有企业合法化。这些政策实施后,匈国内市场商品供应逐渐改善,职工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政治生活重新活跃。

但拉科西却偷偷跑到莫斯科向赫鲁晓夫告恶状,说纳吉的一系列政策已使匈牙利的社会主义面临危机。苏共领导再次把匈党领导人召到莫斯科,指责了纳古关于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方针。

1955年3月2日至4日,匈党在拉科西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央全会,会上批判了纳吉的修正主义路线。4月,又召开了另一次中央全会,纳吉被开除出政治局,撤销了其总理职务,同年11月,纳吉又被清除出党。与此同时,拉科西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查封了作家协会机关报。这些做法使广大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拉科西一伙的不满与日俱增。

1955年5月,苏南关系解冻后,匈国内的独立自主倾向也日益抬头,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秘密报告”后,匈国内要求消除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经济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3月,首都布达佩斯的新闻记者、作家、知识分子、大学生和党员干部成立了“裴多菲俱乐部”,选出由20人组成的执行局,其中13人是党员。3月底,“裴多菲俱乐部”召开了有5000多人参加的大会,会上很多人发言指名批判拉科西和格罗,表示拥护上任两年即被拉科西赶下台的纳吉的政策。6月27日,为纪念1953年纳吉任总理时实施的“六月新政策”3周年,俱乐部举行了辩论会,听众达6000多人。会上有人介绍了1955年拉科西将纳吉赶下台的内幕经过,激起广大听众的强烈反响。全体起立,一致要求恢复纳吉的党籍和工作。拉科西对“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十分惶恐,决定予以严惩,并准备逮捕一批人。拉科西的高压政策使得匈国内矛盾更为激烈和尖锐。

赫鲁晓夫为缓解匈国内的局势,立即派米高扬赴匈牙利。苏共要求拉科西辞职,由格罗任第一书记,苏党还建议匈领导人与纳吉谈判,以便让他重新回到党内来。

在群众的压力下,匈党正式为拉伊克等人平反,释放了300名“铁托分子”。10月6日,为拉伊克等4名原党的领导人举行国葬。10月14日,正式宣布恢复纳吉的党籍。然而,这些都已无济于事,矛盾的激化已无法挽回。

10月17日,匈牙利作家协会党组通过决议,要求召开党的特别代表大会,改选党的领导。10月20日,波兰党政治局改选,哥穆尔卡当选为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匈牙利,匈高等院校的学生决定于10月23日举行声援波兰的游行。“裴多菲俱乐部”向匈党中央提出“10点要求”,主要内容是:要求在匈牙利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对拉科西时期的错误进行清算;维护匈牙利的民族尊严和反对苏联大国主义。

10月23日,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群众的自发游行演变为武装骚乱。23日上午,电台广播了学生要求恢复纳吉党政领导职务的呼吁。同时,首都各大专院校将十六点要求印成传单,广为张贴、散发,并派代表团求见党中央。格罗对学生严加训斥,下令禁止示威游行。中午12点多,电台播送内务部长关于禁止任何公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的通告。学生们情绪更为激动,决定按计划举行游行,队伍迅速扩大。不久电台又广播了内务部长取消上述禁令的通告。政府出尔反尔的行动增长了群众对它的不满和蔑视。下午3点,游行群众在裴多菲广场举行集会,向裴多菲塑像献了花圈,宣读了十六点要求。游行队伍又到曾参加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波兰贝姆将军的塑像前集会,接着分两路前往议会广场和广播电台。这时下班的工人和800多名裴多菲军事学院学生先后参加游行。到达议会广场时人群已达10万之众。人们高呼“要纳吉出来执政”,“令格罗下台”,“淹死拉科西”,“俄国佬滚回去”等口号。人们把纳吉迎到国会大厦。纳吉在向群众的演讲中热情赞扬青年为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扫除障碍的献身精神,号召人们通过党内谈判和讨论来解决冲突,要坚决捍卫宪法、秩序和纪律。纳吉措词慎重的讲话未获群众积极响应,他便离开了会场。另一支游行队伍抵达电台大厦广场后,派出代表和电台领导人进行交涉,要求广播“十六点要求”,遭到拒绝。这时政府派出保安部队赶到电台来维持秩序。晚上8时,电台广播了格罗的讲话,表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同时又强调苏联对匈牙利援助的重要意义,谴责有人在青年中散播“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利用自由制造“民族主义性质的示威”,声称要坚决镇压暴徒,粉碎敌人的阴谋。这一广播使群众怒不可遏,广场出现混乱,一部分人向电台发起冲击,和守卫电台的保安部队发生冲突,并占领了电台。和平示威开始变为流血冲突。随后,国际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印刷厂和一些武器弹药库被武装占领。

24日凌晨,苏军的坦克开进布达佩斯,在一些地方向武装示威者开了火,夺回了“失地”。上午,匈党中央经过激烈争论,决定由纳吉出任部长会议主席,纳吉的支持者进入政治局。下午,苏共派遣米高扬和苏斯洛夫抵匈,用卡达尔代替格罗担任第一书记。但是,街头的流血冲突日趋扩大,布达佩斯警察和部分驻军“倒戈”,他们把武器散发给群众,抵抗苏军的干预,流血事件不断扩大。国内外反革命势力混在人群中,趁机袭击国民议会、电台、电话总局、报社、军械处等要害部门,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的革命群众,布达佩斯一片惨景。

当天中午12时许,纳吉广播了《告匈牙利人民书》,表示接受大学生的要求,在社会、政治各方面全面实行民主化。同时呼吁群众立即停止战斗,恢复秩序,宣布凡下午2时前放下武器者概不追究。但这时,纳吉的呼吁对动乱的局势已不起作用,武装暴动继续扩展。

24日下午2时,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苏斯洛夫再次赶赴布达佩斯。25日上午米高扬等参加了匈党中央会议。米高扬指责格罗拒绝改革,不听从苏联关于和纳吉和解的劝告,措施失当触怒群众,谎报情况使苏军卷入流血冲突。在苏方的压力下,格罗被迫辞去第一书记的职务。会议决定由卡达尔担任第一书记。25日,卡达尔发表广播演说,指出青年的正当和平游行被反革命分子引上武装进攻人民政权的道路,号召运用一切手段打败反革命武装进攻。这时,米高扬又和纳吉进行会谈,要求采取武力措施迅速镇压暴乱。但纳吉仍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事态进一步恶化,全国陷入无政府状态之中。各地自发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工人委员会等各种群众组织。10月26日,政府再次颁布戒严令,同日党中央讨论了政府改组问题。27日,苏军控制了布达佩斯局势,形势有所好转。但纳吉对局势缺乏清醒的估计,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打击反革命势力,相反作出了向反动势力让步的决策。28日,纳吉政府声明取消国家保安局,成立有暴动者参加的公安军,并要求赫鲁晓夫将苏军撤出布达佩斯。29日,米高扬等再次抵匈,带来了《苏联政府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表示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指出匈牙利事件中人民要求纠正错误是正确的,但反革命分子混入运动,企图复辟资本主义。30日,苏联政府正式公布上述宣言,并宣布苏军撤离布达佩斯。同日下午,纳吉宣布废除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其中劳动人民党3人,小农党2人,民族独立党1人,社会民主党1人)。新成立的纳吉联合政府软弱无力,难于控制国内局势,苏军一撤,反革命势力更加猖獗,“剑与十字”、“白色卫队”、“血盟”等250多个不法组织大肆进行破坏活动。帝国主义通过“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电台进行煽动,并加紧向匈牙利派遣特务,输送武器。大批流亡分子由奥地利涌入。与此同时,政府释放了1.3万刑事犯和政治犯,这些人出狱后大多拿起武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0月30日被释放的反动红衣主教明曾蒂成了反动势力的领袖,他宣布不承认纳吉政府,要在私有财产基础上建立新制度。30日这天,武装叛乱发展到高峰。暴动者攻占了布达佩斯市委机关,杀害了市委书记和27名守卫大楼的保安人员。全国各地到处屠杀共产党员、捣毁党政机关,把死者吊在树上示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反革命势力已在运动中起支配作用,致使十月事件向反革命性质转化。

11月1日,苏联决定第二次出兵匈牙利。此时,纳吉政府在匈党中央委员会的建议下采取对抗行动,宣布退出华沙条约,实行中立,并向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呼吁承认匈牙利为中立国,要求苏联撤退军队。在这危急关头,卡达尔决定解散已经瓦解的劳动人民党,成立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卡达尔当选为第一书记。在苏联的支持下,11月1日晚上卡达尔等人与纳吉政府决裂,离开首都,秘密前往喀尔巴汗——乌克兰的首府乌兹戈罗德,苏军又用飞机将卡达尔接到莫斯科会谈,赫鲁晓夫要求卡达尔组织新政府。11月2日纳吉政府派代表团前往苏联总指挥部商谈关于苏军撤离问题,遭苏方逮捕。11月3日,在索尔诺克成立了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4日清晨,苏军向布达佩斯进发,纳吉闻讯后,便向全国广播,宣告苏军正在向布达佩斯进攻,目的是推翻合法的民主政府,我们的队伍在阻击,政府坚守在岗位上。但是,这时的纳吉政府已陷入困境,它既抑制不了反革命势力的破坏,也阻止不了苏军坦克的推进。同日上午,卡达尔发表《告匈牙利人民书》,宣布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成立,并指出“10月23日,在我国掀起了一个群众运动,其崇高目标是纠正拉科西和他的同谋犯所犯下的反党反人民的错误,保卫民族独立和主权。纳吉政府的软弱及钻入运动中的反革命分子的日益得势,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成果,我们的人民国家,我们的工农政权和我们整个祖国的生存面临危险。这种情况促使我们匈牙利爱国人士建立匈牙利工农政府”。告人民书还公布了十五条纲领: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发扬民主,修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停止农产品义务交售,允许私人小工商业存在,改革经济管理方法,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等。此外还宣布为了工人阶级和祖国的利益,请求苏军帮助粉碎反革命势力,待秩序恢复后即同苏联商议撤军问题。在苏军进攻和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的形势下,纳吉政府要求联合国出动军队进行干涉。苏军摧毁一切抵抗,迅速地控制了整个局势。纳吉见大势已去,便于当天和其他政府要员进入南斯拉夫驻匈大使馆避难。但在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时被捕,后来被判死刑。

卡达尔在苏联坦克下恢复了权力,不过卡达尔却努力实现了匈牙利真正的独立。他接受苏联要求,即不允许匈牙利成立多党制政府;匈牙利也不能中立,必须站在苏联一边。但他也向苏联提出两点要求,即允许匈牙利像波兰一样,有一些自治权利;同时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这两点要求,正是赫鲁晓夫推行的东欧政策,因此苏联完全同意。

卡达尔在总结匈牙利事件时说:“这是一场全国性悲剧,它不但是党的悲剧,工人阶级的悲剧,也是我国全体人民和每一个人的悲剧。我们当时迷失了方向,从而造成了悲剧。”

匈牙利悲剧的复杂就在于,它既有人民群众自发起来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民主权利与切身利益的斗争,也有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13天的动乱,使匈牙利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20亿福林,相当于匈牙利一年国民收入的1/4;死亡约4000多人,受伤者达2万多人,外逃人数达20余万。

匈牙利事件对苏联东欧关系和东欧各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铁托事先对苏联出兵匈牙利持有保留的赞成态度,但在苏联逮捕纳吉后,铁托发表了著名的普拉演说。铁托在演说中分析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的根源,对苏联的出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特别指出,苏联人在“二十大”谴责了斯大林的行为和他的政策,“但是他们错误地把整个事情当做个人崇拜,而不是当做制度问题。而实际上,个人崇拜是一种制度的产物”。铁托还认为,斯大林问题的根源“在于官僚主义的组织机构,在于领导方法和所谓的一长制,在于忽视劳动群众的作用和愿望……”由于铁托的演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围绕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问题展开了争论。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又趋恶化。波匈事件之后,东欧各国内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国先后走上了改革之路。

中国软件质量创新峰会

web安全测试工具

APP安全

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